
所有闪光的东西现在都可能是银色的–国际刑警组织改变游戏规则的银色通告
洞察力
在国际金融领域,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一盏新的明灯–银色通缉令,作为打击有组织犯罪暗流的灯塔。然而,这盏新的明灯瞄准的不是人,而是他的钱包。
什么是《白银通报》?
银色通报 “酝酿了大约十年。2015 年,国际刑警组织大会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,但直到 2023 年才开始试点。此后,事情似乎进展迅速,今年早些时候,”银色通告 “首次瞄准并发射。
与它的前身和表兄弟 “红色通缉令 “不同,”银色通缉令 “也希望通过召集全球执法部门的集体力量来逮捕特定目标,从而打击有组织犯罪。不过,红色通缉令的重点是抓捕个人,而银色通缉令的重点则是他们的资产,无论这些资产以何种形式存在。
银色通缉令可用于要求提供与犯罪活动有关的资产信息,如房产、金融账户、商业利益、车辆–这份清单只受限于提出申请的执法者的想象力,当然也受限于人们能如何清晰地拨开追踪迷雾。希望通过 “银色通缉令 “获得的信息能让各国采取更具体的后续措施,如冻结、没收并最终追回犯罪所得。
当然,如果认为 “白银通报 “只能获得 “唯一 “信息,那就太天真了。在复杂的跨境金融犯罪中,无论是欺诈、挪用公款还是贪污腐败,信息必然是揭露犯罪的 “谁”、”在哪里”、”怎么做 “和 “做什么 “的第一步。正如人们常说的,第一步通常是最难的。
银色通缉令 “的理念具有一定的诗意,或者说,至少人们认识到,在追究责任的斗争中,最大的衡量标准并不一定是以刑期的长短来量化的,而可能是从不法分子手中没收的资产的具体价值。这也是一种务实的做法–确保个人安全的一个先决条件通常是先摧毁他/她的权力和影响力,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/她的手段有关。
白银通知对新加坡的影响
新加坡的天际线由玻璃和钢铁构成,是一个以银元为梦想的城市。在新加坡的纳皮尔路上,国际刑警组织还建造了创新中心,建筑本身也与这座城市更广泛的主题相呼应。我们认为,《银色公告》在这里会找到家的感觉。
作为一个著名的财富中心,新加坡自己也知道,它的成功使它成为了那些利用其金融服务来清洗、储存或享用犯罪所得的人的天堂,但至少是目标。
试想一下最近震惊新加坡金融界的丑闻,这些丑闻的头条新闻才刚刚退去。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一个问题:如果有了《白银通知》,这些案件会不会以更快的速度、更精确的方式被揭开呢?从最低限度来说,新加坡不仅是资金流动的神经中枢,也是其相关信息的神经中枢,在金融科技和金融监管方面具有前瞻性思维,在利用《白银通知》的潜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近年来,新加坡采取了大胆的多部门措施,进一步增强了国家当局的能力,以确保其水域不被非法资金的污点所玷污。白银通知 “的推出是这些努力的自然延伸,这一工具使新加坡能够撒下更大的网,跨越国界,进入原本可能无法触及的角落。